四川地处中国西部内陆,1890年之后,陆续有不少外国传教士、旅游探险家等携带照相机入川,他们留下来一批内容丰富、珍贵的的四川影像。这些老照片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也是成都日新月异发展的见证者。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回到上个世纪的成都。
图为1917年拍摄的成都北门大安门。城门洞前人流如织,两旁商铺连片,一派繁荣景象。明末清初,皇帝派新知府冀应熊,到成都进行“灾后重建”,因清朝皇帝远居北京, 下派的官员、使节须长途跋涉,皆由陕西入四川,经北门进成都,故在北门外修建了宽阔平整的官道和“迎恩楼″迎接天朝官员,故“大安门”又名“迎恩门”。
图为1917年拍摄的成都北门大街。明末清初时期为促进商业发展和方便市民出行,修建了进出北门的大道北大街,在北大街两旁修了许多小街,每条街上基本都有金银珠宝店和寺庙,一街一庙,甚至一街有两个庙子。香火旺盛聚集了人气,众多珠宝店吸引了大量的富人,人口逐渐向北面集中,慢慢繁华了起来。图中通往城门的街道上,卖土陶器的、卖竹编的、摆小摊的、推车挑担的小商贩和行人,熙来攘往,构成了一幅鲜活的市井图。
图为1917年拍摄的成都城一角,城市经历过军阀混战民房都有破损的痕迹,整片房屋充满那个年代沧桑的气息,如今这样古色古香的建筑都城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人们也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图为拍摄于1917年的成都南门(江桥门)城楼。明清时期的成都南门称为“江桥门”,后因在其傍南河下游又新开一城门″复兴门”,为区别故称新南门,而这南门就俗称“老南门″了。
图为斜拍的成都南门。"老南门"在成都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地名,不仅因为它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万里桥”,还因为它是进出西藏的门户而繁荣经年。解放后,这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南一大片区域,是成都改革开放成功的典型。
图为1917年拍摄的宝光寺照片,宝光寺位于新都县城北,距成都20公里。相传始建于东汉,隋代名“大石寺”。全寺占地八万余平方米,唐僖宗曾驻跸于此,晚上看见寺中福感塔下发出宝光,便改寺名为“宝光寺”。解放后,宝光寺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一九五六年,宝光寺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拍摄于1917年的蜀王府照片,蜀王府也叫成都皇城,富丽堂皇堪比皇城,是成都人心中的圣地,但在文革期间被毁了。始建于1385年的蜀王府,旧址在今天四川成都的天府广场和四川科技馆一带,又称“成都皇城”,曾是明代藩王府中最富丽的一座,位于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面积38公顷多,周长2500多米,其建筑可与北京故宫媲美。
成都蜀王府老皇城内门,即现在的天府广场一带,其内建筑主要有承运门、端礼殿、承运殿、昭明殿等。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虽然只是王府,它却拥有皇宫的磅礴气派,所老百姓称之为“皇城”。
图中为1917年拍摄的华西协和大学之赫斐院,是地处成都的华西协和大学(也被称为“华西坝”,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校舍建筑,它具有中式顶,西式屋,一道中部带有弧形隆起的屋檐——唐破风。“唐破风”在中国大陆的存世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
图中为1917年拍摄的华西协和大学另一所“唐破风”式建筑,在照片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唐破风”确是当时建筑师设计的产物,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一个巨变的时期,各种文化艺术的思潮汹涌澎湃,层出不穷。在欧洲大陆的影响下,便有年轻的艺术家们持续探索,随之出现了“新艺术”,“装饰艺术”,也正是发端于此的艺术新风尚在进入现代化后遍布中国。
图中为1917年拍摄的成都街头的节孝坊牌坊,节孝牌坊是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流行于宋代而盛于清朝,源于古代大都市的里坊制度。
图为拍摄于1917年成都最早的自来水取水装置,位于成都南门外的南河上,照片中水车的背后可以看见南门城楼顶。清末年间,成都有关衙门在南门外的南河修建起直径达十米的大水车,把南河水打上来,穿过城墙,引入城内的一个大蓄水池里,再通过竹筒引水管把池里的水引到各条街上的蓄水井中,供老百姓取用。当时,这项工程也是成都当局引以为傲的典范。
版權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总访问量:17821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