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进入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新形势,肩负着新任务,承担着新使命。
党中央对文化产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要求我们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求我们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求我们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这就为文化产业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措施,对文化产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量仍然偏小,与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要按照中央设定的时间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必须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人民群众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强烈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在基本物质生活进一步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今年上半年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城乡居民收入仍实现较快增长,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发展势头,文化消费的巨大结构性缺口依然存在。人们在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的同时,还希望能够享受更加丰富多彩的高品质、高品位、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数量质量、传播方式和服务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中央“稳增长、调结构”的总体方针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更有利的契机。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当前工作的主要原则,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具有的调结构、降消耗、节能源、少排放、扩就业等独特优势提供了契机。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最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是易与新技术对接、最具有创新应变能力的产业,是进入门槛较低、能够广泛吸纳就业的产业,是投资回报高、受益时间长的产业,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具有逆势而上特点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正在发生普遍的融合,在推动其他行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发展文化产业的氛围进一步成熟,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领域,一些长期从事金融、矿业、地产等领域的大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发展将产生有力的推动。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不断拓展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更强劲的动力。文化产业是内容加载体的产业,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新业态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增强文化产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近年来,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并在文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道引人瞩目的景观。当前,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推动着广电、通信、互联网向下一代转换,“三网融合”加快进程,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业态方兴未艾,日益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新科技革命不断深化和新技术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的良机,加快完善文化创新体系,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开发适宜互联网、移动终端等载体的文化产品,不断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那么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更严峻的挑战。当前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风险仍未解除,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然十分严峻,复苏基础仍然脆弱。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金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上半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不可避免地也对部分文化行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艺术品收藏和投资行为有关,因此受到冲击较大;文化用品制造、乐器制造、玩具制造等行业普遍出现亏损企业增多、增速放缓、从业人数下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加强战略谋划,及时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着力推进政策支撑、公共服务、投资融资、贸易合作、人才培养等五大平台建设,不断强化政府引导、规范和服务职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精神,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配套政策,逐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同时,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立法进程,争取把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策划建设一批包括企业孵化、公共技术支撑、投融资服务、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统计分析等功能在内的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降低文化企业的创业和运营成本,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细化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完善部门协作机制,研究制定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办展方向,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向差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博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效益。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产业投融资、动漫产业、政策理论研究等各类人才,其中要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
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分层次指导,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一方面要指导各地立足实际、科学谋划,避免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一哄而上,另一方面要注意到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是一刀切、齐步走,要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确立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形成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在具体举措上,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办法,鼓励各地深入研究评估当地可供产业开发的民族和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提出资源利用和转化规划,引导特色文化产业有序聚集,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推动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民族演艺聚集区和文化旅游产业带,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歌舞娱乐和工艺美术品牌,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较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做出突出贡献。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打造市场主体。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扶持、规范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切实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做好服务,在资金扶持、项目评审、投融资、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奖励表彰、土地使用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民营文化企业给予支持,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公开透明、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进一步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文化企业技术、服务和内容创新营造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优秀文化内容与数字等高新技术紧密结合,不断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文化骨干企业,着力提高新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把新兴文化产业打造成文化产业中的优势产业。
努力扩大文化消费,为产业发展增加内生动力。要抓住国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机遇,把扩大文化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改善文化消费条件,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既要支持大的产业项目建设,更要支持鼓励便民的文化消费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预测研究,引导文化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宽文化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氛围,支持建设、改造剧院等文化消费基础设施,鼓励机关、学校和部队的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发展覆盖主要城市的文艺演出院线,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
着眼两个市场,加快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大力推动政府间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运作方式,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培育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中介机构,加快中国优秀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企业走出去步伐,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同时通过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学习借鉴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有效推动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版權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总访问量:17821400 |